首页 > 专业领域 > 土地开发

农地改革最易出现的问题

2017-02-28 A- A+

  农权法律网编者按:农村土地改革带来了农地开发热,各种资本的流入,曾经坐地生金、拥地生金、圈地生金的乱象会不会出现。农村土地改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,请看下文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原标题:高校报告:农村土地改革最易出现乱作为和狂热冒进

 

  坐地生金、拥地生金、圈地生金是土地改革中时常伴随的乱象。而对于这种现象,农民们无奈地称之为“实施改革,土地先行”

  “最容易出现乱作为和狂热冒进的领域是农村土地改革。”近日, 人民大学国发院发布研究报告《中央一号文件推行过程中需警惕不作为和乱作为》,提醒当前农村改革中应该防范的乱象。

  “最容易出现乱作为和狂热冒进的领域是农村土地改革。”近日, 人民大学国发院发布研究报告《中央一号文件推行过程中需警惕不作为和乱作为》,提醒当前农村改革中应该防范的乱象。

  “中央一号文件”再次强调落实多项农村土地改革举措,比如,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、农户承包权、土地经营权“三权分置”办法;推进农村土地征收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、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;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、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,等等。

  报告称,措施都是好措施,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这些措施没有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产业,而是做出各种多样的“土地工程”,就与文件精神背道而驰。

  提高农村地区生产效率,土地改革和推进规模化经营基本已成共识。但是,报告也提醒,坐地生金、拥地生金、圈地生金是土地改革中时常伴随的乱象。而对于这种现象,农民们无奈地称之为“实施改革,土地先行”。

  报告作者、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罗来军曾到农村多地考察,“接待人员在讲解当地的做法时,对中央精神的落实讲得非常精彩,强调其高度替农民着想,并大力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,为农民增收增效。但是,对实际的考察发现,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规模经营,都存在着侵害农民权益、谋取私利的问题和嫌疑。这些现象是农村进一步改革需要重视的,防止对中央政策的虚假落实。”

  报告归纳,乱作为还存在于政府治理、农村金融建设、三区三园建设、旅游产业和特色村镇建设等多个方面。“乱作为比不作为的危害更甚。”

  比如,政府治理方面,个别地方政府或者人员越过政府界限,甚至替代市场,由此获得非市场性利益。报告列举了常见的现象,通过垄断重要农产品的收购与销售获取大量价差收益;通过建设不应该建设的农业工程获取收益;通过品种、农药、机械等指定渠道的销售获取利润;对自然资源和能源进行过度开发引进污染项目等。个别地方政府还打着发展经济、招商引资等旗号乱作为。

  在农村金融领域,报告表示,很容易出现的各种套取资金的做法,不但没有给农村实体经济输入资金,反而可能形成金融泡沫和资金陷阱。“在农业产业还很薄弱的情况下,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金融工具的开发强度,很可能会出现短期的‘金融性繁荣’景象,催生出大量金融型资产和工具。”

  报告还总结了较容易出现不作为的领域,包括科技创新研发投入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、农民合法权益保障、农村教育医疗提升、政府维护市场等。

  报告分析,地方政府之所以对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不积极,主要是因为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的特性与地方官员期待不一致。地方政府官员因为任期期限、政绩考核等因素,偏好于周期短、见效快的投资项目,希望项目一上马,一两年、两三年内就可以拿出“看得见”的工程和业绩。而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往往投资大、风险大、周期长、回收慢。因此,一些政府部门对科研创新投入风声大雨点稀,虚张声势者多踏实支持者少。

  假冒伪劣、囤积居奇、垄断霸市、诱惑行骗等行为在农村亦较为常见,为什么没有被制止?报告分析,与地方政府的不作为不无关系。“如果个别政府人员与上述行为进行合谋,则能够获得大量的非市场性利益。反过来,如果政府人员为了维护市场机制,打击上述行为,则不但非市场性利益得不到,而且还将付出更大的辛劳,甚至得罪权贵。于是,在市场机制的维护上就容易出现不作为的现象。”

精选精彩评论/登陆才可以发表评论

表情:
用户名: 密码: 匿名发表
最新评论